为深入推进“核砼心”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建设,强化“党建带团建、团建促育人”机制。11月18日,学院组织师生党员与共青团员代表,赴牛行车站及南昌起义展示馆开展“红色基因融入专业教育,践行‘为国铸盾’使命”主题沉浸式实践活动。活动以党带团、以团促学,推动“砼心筑盾·核力铸魂”的品牌理念在党团协同中落地生根、见行见效。
“我们把课堂搬到牛行车站这片红色热土,核心就是践行‘砼心向党,核力铸魂’这八个字。”学院党委组织员郑瑶玲老师向同学们阐释了“核砼心”蕴含的三层深意:“一是以红色历史淬炼党性,筑牢忠诚根基;二是推动党团一体、同频共振,凝聚组织合力;三是将‘为国铸盾’转化为土建人的责任担当——每一方混凝土、每一根钢筋,都是支撑民族复兴的‘硬核’力量。”
在红色展示馆中,党团分组结对、互动研学。党员同志结合“地下长城”等国防工程,讲解土建专业在国家安全中的技术逻辑;团员则围绕“混凝土强度与国防安全”等课题,分享专业认知与思考。通过“党建+专业+团建”的联动模式,红色教育从“单向听讲”转变为“双向赋能”。各党团小组还共同记录“防护工程设计”“地下空间利用”等红色史料,为后续专业研讨积累鲜活素材。
参观结束后,大家同台交流感悟。党员教师结合“钱七虎班”育人实践,阐释“党团联动培育红色工程师”的实施路径;团员学生则以“混凝土里的忠诚”为题,表达将专业学习融入国防需求的坚定决心。“以前觉得党建是党员的事,现在真切感受到团员在‘核砼心’品牌中也有位置、有责任、有作为。”团员代表蒋文然的发言,体现了党团联动的育人实效。
主题研讨环节,第四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子臻老师结合红色历史与科研实践指出:“革命先辈以热血铸就信仰,我们土建科研工作者要将‘为国铸盾’精神融入课题,在基础设施建设、防灾减灾等领域深耕不辍,以专业能力践行时代使命。”
活动尾声,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,团员列队观摩;随后,党团成员齐声高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,团旗紧随党旗,歌声激昂,信念坚定,彰显“党团一心、专业报国”的共同追求。
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完善党团联动机制:依托“钱七虎班”组建党团专业攻坚小组,打造“核砼心”特色实践平台;并将党团协同成效纳入品牌建设考核体系,推动形成培育“政治强、业务精、作风硬”土建人才的核心动能,以高质量党团协同切实担当“为国铸盾”的时代使命。(文/郑瑶玲 信浩冉 图/王欣浩)
编辑:朱天星 审核:黄磊 终审:秦华

